線上誦讀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》?
文章來源:
閱讀數量:57
分享:
相關閱讀
-
2022-07-07承接新使命 領航新征程——安糧實業成立黨總支
-
2022-04-29黨建引領筑堡壘 爭當發展排頭兵——安糧實業黨支部舉行“黨員先鋒崗”表彰儀式
-
2023-08-04重溫革命歷史,凝聚創新力量——安糧實業黨總支開展主題黨日活動
-
2024-04-12安糧集團召開2024年黨建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
-
2021-12-09安糧實業認真學習貫徹國貿集團第三次黨代會精神
五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
(一)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
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,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,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。認識新常態,適應新常態,引領新常態,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。
《經濟工作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》(2014年12月9日),習近平《論把握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》,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,第33頁
我說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論英雄,既包括對正確開展經濟工作的要求,也包括正確判斷經濟形勢的要求。不是經濟發展速度高一點,形勢就“好得很”,也不是經濟發展速度下來一點,形勢就“糟得很”。經濟發展速度有升有降是正常的,經濟不波動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。只要波動在合理范圍內,就要持平常心,不要大驚小怪,更何況我們具有宏觀調控的主動性。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,但也不能過了頭,不要杞人憂天。
《經濟工作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》(2014年12月9日),習近平《論把握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》,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,第34頁
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,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、優化經濟結構、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,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。必須堅持質量第一、效益優先,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提高全要素生產率,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、科技創新、現代金融、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,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、微觀主體有活力、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,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。
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》(2017年10月18日),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》第三卷,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,第23-24頁
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。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特征,就是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,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。這是一個重大判斷,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其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。
《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》(2017年12月18日),習近平《論把握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》,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,第214頁
高質量發展,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,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,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、協調成為內生特點、綠色成為普遍形態、開放成為必由之路、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。從供給看,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產業體系比較完整,生產組織方式網絡化智能化,創新力、需求捕捉力、品牌影響力、核心競爭力強,產品和服務質量高。從需求看,高質量發展應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、多樣化、不斷升級的需求,這種需求又引領供給體系和結構的變化,供給變革又不斷催生新的需求。從投入產出看,高質量發展應該不斷提高勞動效率、資本效率、土地效率、資源效率、環境效率,不斷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,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。從分配看,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投資有回報、企業有利潤、員工有收入、政府有稅收,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場評價的貢獻。從宏觀經濟循環看,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生產、流通、分配、消費循環通暢,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和空間布局比較合理,經濟發展比較平穩,不出現大的起落。更明確地說,高質量發展,就是從“有沒有”轉向“好不好”。
《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》(2017年12月18日),習近平《論把握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》,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,第215-216頁
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、制定經濟政策、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,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、政策體系、標準體系、統計體系、績效評價、政績考核,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,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。
《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》(2017年12月18日),習近平《論把握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》,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,第216頁
高質量發展是“十四五”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,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。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,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;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,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;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,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,因地制宜、揚長補短,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。
《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》(2021年3月7日),習近平《論把握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》,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,第533頁
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,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,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,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,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,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,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,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
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,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》(2022年10月16日),《求是》雜志2022年第21期
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。必須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始終以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、衡量發展、推動發展;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始終堅持質量第一、效益優先,大力增強質量意識,視質量為生命,以高質量為追求;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、深入轉變發展方式,以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,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;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(2023年3月5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23年3月6日
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,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、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,從根本上說,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。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,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。要堅持“四個面向”,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,著力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,支持頂尖科學家領銜進行原創性、引領性科技攻關,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,在重點領域、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。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,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,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,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健康成長,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,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。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,大力培育創新文化,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,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、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。
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(2023年3月5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23年3月6日
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,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。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,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。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,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,推動制造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,加快建設制造強省,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,加快發展數字經濟。要按照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要求,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,統籌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和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,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。
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(2023年3月5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23年3月6日
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,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。要嚴守耕地紅線,穩定糧食播種面積,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,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。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,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,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,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。要優化鎮村布局規劃,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,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,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。要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,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,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,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,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,發展農村適度規模經營,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、添活力。
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(2023年3月5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23年3月6日
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。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,是促進共同富裕、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,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、時時抓在手上,確保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。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,加強基層組織建設,完善網格化管理、精細化服務、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,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,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。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,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、化解在萌芽狀態。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舉措,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,著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、收入分配調節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、強化“一老一幼”服務等工作。要抓實抓細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,認真落實“乙類乙管”各項措施,持續加強公共衛生、疾病防控、醫療服務體系建設。
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(2023年3月5日),《人民日報》2023年3月6日